台灣故事館
ചാനൽ വിവരങ്ങൾ
台灣故事館
是什麼串起你我的共同記憶? 是有溫度的,有力量的,來自台灣民眾的生活史, 一個關於台灣的生命故事。 那是我們的生活,我們的記憶,我們的歌。 每週二次,週一及週五更新 FB粉專「台灣故事館」👉https://bit.ly/3sdUTQ7 本節目由: 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 製作 連震東文教基金會 贊助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സമീപകാല എപ്പിസോഡുകൾ
231 എപ്പിസോഡുകൾ
EP230 大歷史的悲憫
雖然,人的記憶本來就有各自的特殊性,每一個人的生命故事都不同,但我們總是一起走過現代化之路,經歷共同的時代故事。我們曾在半夜,為上台北讀書的學費擔心;...

EP229 台灣命運與地緣政治
從遙遠的星系回看,地球星圖下的台灣,如同微塵。再拉近一點看。它是依靠著歐亞大陸板塊的一個小小的島嶼。島嶼呈彎曲狀,像一個熟睡中的小孩側彎著身子,背靠大...

EP228 中華語文大辭典
在歷經六年辛勤工作,動員兩岸數百位學者專家,召開十餘次會議,集合辭書與資訊等各方專才,合力編纂的兩岸《中華語文大詞典》,終於在2016年出版。
此...

EP227 金融海嘯之下的台灣
2008年金融海嘯襲捲全世界,台灣無法倖免。銀行被擠兌,幾乎要破產,而此時行政院帶頭頭喊出「如果銀行無法兌現,政府會全賠」。這才止住了擠在銀行門口的群眾。...

EP226 施明德與百萬紅衫軍
施明德發動的反貪腐運動,是針對陳水扁家族的貪汙無度,不僅是陳水扁的妻子吳淑珍,包括了女兒、女婿及其家族,都牽涉在內。施明德以一介民進黨的創黨元老,又是...

EP225 歷史的轉捩點
2005年,連胡會是一件改變歷史的大事。連戰在2004年大選失敗後,大膽西進,以此為契機,改變了他的定位。而連胡會所簽署的願景,也成為後來馬英九執政時期很重要...

EP224 兩顆子彈的大選
2004年的大選,是台灣選舉史上最為詭異的一次。
選前,因為國民黨與親民黨合作,推出連宋配,聲勢看漲。連宋陣營勝券在握。民調也顯示出略有小贏。

EP223 變天的兩千年大選
兩千年大選是台灣首度政黨輪替。民進黨在成立十四年之後,竟可以取得政權,這在民主國家幾乎是非常難得的事。
這一次大選的關鍵是有五組人參選:國民黨...

EP222 大地震,大重建
九二一地震之後,台灣各界發動救災。民間參與者不畏餘震的危險,自動自發,投入集集、南投一帶,帶著救援物資、帳篷食物飲水等,擁擠在曲折艱難的道途上。政府的...

EP221 教育改革
「教改」原本只是一種「教育手段」,二三十年來的教改行動反倒把「手段」 變成了「目的」;結果「教改」被神聖化了,教育主管當局好像是為「教改」而 「教改」,...

EP220 五千年第一次總統民選
1996年中華民國第九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卻是中華民國第一次總統直選,也中國五千年歷史上,首度舉行直接民選國家領導人。
當時參選者有四組人:李登輝/連...

EP219 歷史機遇,稍緃即逝
著名的歷史學家湯恩比曾以「挑戰與回應」(Challenge and Response)理論,來詮釋幾大文明的興衰歷史。特別是每一個文明都有面對挑戰的時刻,無論是氣候變遷、天...

EP218 開放兩岸,新頁多曲折
那個紙片一般單薄的女人,像遊魂一樣的飄進了我們所在的漁民家裡。她天灰色長褲下腿如此細瘦,以致於趿著塑料拖鞋的腳青筋暴露,紫底白花的短袖上衣在身上,愈發...

EP217 雁行理論的神話
「雁行理論」,對在公害現場採訪過的我來說,並不是「大雁帶小雁」,提升台灣經濟競爭力的過程,而是明明白白的公害輸出。日本是在1970年代,勞動力成本增加、公...

EP216 台灣經濟奇蹟的背後
1995年初,加州史丹佛大學的校園裡,正在熱議著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發表於外交季刊的文章〈亞洲奇蹟的神話〉(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當時美國經濟...

EP215 愛拼才會贏/自力救濟的台灣社會
換一個角度來了解台灣,從社會生活,人文感受,來了解台灣,會有很接地氣的感覺。流行歌,就是反映民心民氣很重要的一環。
像一句藏在心裡很...

EP214 解嚴時代的台灣
1980年代的台灣,歷經社會運動。環境、生態保育、原住民、學生、勞工、農民運動等,那是一個強控制解體的時代。
如何理解1980到1990的台灣呢?在狂飆的...

EP213 讓馬英九觸電的一刻
關於台灣未來的方向,蔣經國在1981年就曾向美國友人表示,在台灣大幅提升國民所得與生活水準之後,將是推動民主化、在地化,以及與中國大陸改善關係的良好時機。...

EP212 蔣經國開啟的歷史新頁
1980年代,是台灣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狂飆時代,社會力如同飽含力量的青春少年,衝撞叛逆,尋找出口,要為過去受到壓抑的環境生態、勞動人權、農民權益、原住民人...

EP211 想家的老兵,打開兩岸大門
貧富不均的底層反抗,一個老兵的生命悲劇。
1982年4月21日,也就是羅大佑發行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的七天以前,發生震撼全台灣的第一宗銀行...

EP210 人道主義的光──人間雜誌
在1980年代的社會運動風潮中,有一個非要的刊物:《人間雜誌》。它不僅代表著當時的報導文學媒體,也是社會良心,更是參與社會運動的重要推手。我在各種活動中,...

EP209 破天荒!總統府前的抗議
任何社會運動的崛起,最重要的是組織,其次是宣傳。鹿港反杜邦運動的核心者是李棟樑。他家裡真的像歌聲裡唱的,開了一家「賣著香火的小雜貨店」,生性豁達,有包...

EP208 鹿港小鎮的媽祖廟
當我們談到台灣1970年代經濟奇蹟的同時,卻也不得不同時看到,奇蹟背後付出的代價。當然也要看到隨著台灣社會富裕起來,而有的中產階級,以及要求變革的大趨勢。...

EP207 台北不是想像的黃金天堂
1982年,羅大佑出版在《之乎者也》專輯中唱出〈鹿港小鎮〉的時候,怎麼樣也沒想到四年後,鹿港小鎮會爆發出台灣最大的環境抗爭運動,並改變台灣的社會。
...

EP206 世間最爽看禁書,解禁的年代
如果你走在1980年代的重慶南路,你會有許多驚喜,因為這裡,藏著許多被查禁的書刊。
這是一條書店街。最多的時候,這裡有上百家的書店,銷售著從古典文...

EP205 陳若曦力勸蔣經國
1980年1月7日,作家陳若曦回到她睽違十八年的家鄉,她得到吳三連文學獎,名義上是要回來補領獎項,然而她的使命不只於此。她帶著一封二十七位海外學人、作家的連...

EP204 被消除的核子武器計劃
除了台灣的改革問題,蔣經國在核子武器的發展上也碰到困境。1975年中山科學院派出十五個工程師赴麻省理工學院接受慣性導航的高級訓練,佯稱是研製商用導航器材之...

EP203 蔣介石時代的結束
1975年4月5日是台灣清明節假期,白天天氣晴朗炎熱,掃完了墓的人們在家中休息。晚上,突然雷聲大作,各地都雷雨交加。
這一天晚上,蔣介石的主治醫生熊...

EP202 自我認同的追尋──鄉土文學論戰
日常行動跟生活自理都需要協助的阿宏,接受伊甸家庭托顧服務,除獲得妥善照顧,還增加外出活動與他人互動的機會,媽媽也可以安心工作和喘息。伊甸基金會邀您力挺...

EP201 唱自己的歌──台灣民歌運動
1973年,胡德夫讀大學的時候,父親生了重病,需要開刀。那時還沒有醫療保險,得支付非常高的醫藥費。胡德夫只好回到台北,去一家西餐廳駐唱。那是附屬於哥倫比亞...

EP200 燃燒的青春──保釣運動
1970年9月1日下午,基隆港口灰濛濛,一場暴雨剛剛下過,烏雲依舊密布,天空陰沉沉。港口停泊的許多大型商船,裝載著大貨櫃的船隻正在上貨卸貨。
基隆水...

EP199 退出聯合國
在這裡,我們一起向最厲害的人學習。聽他們暢談趨勢與管理,啟發視野與格局。一場深度對話,引爆你思維沸騰。一本精選好書,陪伴你頭冷心靜。每天收聽天下學習Po...

EP198 暗殺蔣經國
日常行動跟生活自理都需要協助的阿宏,接受伊甸家庭托顧服務,除獲得妥善照顧,還增加外出活動與他人互動的機會,媽媽也可以安心工作和喘息。伊甸基金會邀您力挺...

EP197 青春築成的經濟奇蹟
黃昏的餘光帶著金黃色澤,照在紡織廠新舖好的柏油路上,路邊兩排高大的椰子樹向工廠裡延伸,直到廠房的作業區,那裡有幾棵老榕樹張著傘一般的樹蓋,為一群剛剛下...

EP196 午夜電視機,全台瘋棒球
深夜三點的農村,三合院的曬穀場上,坐著二、三十個人,有大人有小孩,圍著一台從屋子裡抬出來的黑白電視機,聚精會神的觀看著。夏夜的晚風涼涼的,卻沒能吹去他...

EP195 一卡皮箱的企業精神
☆現在下載中廣線上聽APP
隨時收聽精彩節目還有經典好音樂!
https://fstry.pse.is/872xaq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EP194 明星咖啡屋
【行人過馬路,安全零失誤】
行人穿越馬路時,應注意號誌燈,並循行人穿越設施通行,且勿任意穿行。行人安全過馬路,平安回家零失誤。
交通部及新北...

EP193 叛逆的青春
日常行動跟生活自理都需要協助的阿宏,接受伊甸家庭托顧服務,除獲得妥善照顧,還增加外出活動與他人互動的機會,媽媽也可以安心工作和喘息。伊甸基金會邀您力挺...

EP192 劉自然事件/一場反美的對抗
〈劉自然事件〉起因於一個在革命實踐研究院工作的文書人員劉自然被美軍槍殺。
劉自然,卅三歲,江蘇人,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打字員,住研究院陽明山宿...

EP191 李國鼎/孤臣孼子的憂患意識
有人問李國鼎,為什麼這一代的財經團隊抱持著為國家奉獻的心,卻不計政治與個人利益,鞠躬盡瘁,死而後己?李國鼎說:我們是帶著「孤臣孽子的憂患意識」,為國家...